马来西亚房地产价格走势, 总的来说, 应该算是有价无市跟有市无价.
开始有人抛售手中的存货 ; 开始有人被烧到手 ; 开始有人要升级但旧房子脱不了手 ; 开始市场的感觉不是还有多少上升的空间, 而是会有多少下滑的可能.
房地产价格有两个基本走势. 一个是百万走势, 由市场经济因素主导. 一个是十万走势, 由政治因素主导.
随着官方将外国人购买房地产的底线提高到一百万, 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将价格提高到百万以上. 之前, 底线是五十万, 开发商的价格是六, 七十万. 现在, 六, 七十万的单位就会被百多, 两百万的单位取代, 而六, 七十万的单位从此从市场上消失. 销售百万单位比销售五十万单位, 更有赚头, 开发商顶多少建, 少卖几个单位就行了,何乐而不为.
这类房子, 有钱都不要买, 所以说, 有价无市.
有钱人就是有办法, 官方打房, 结果是, 富者越富, 贫者越贫. 这就是由市场经济因素主导的百万走势, 而且是扭曲的市场经济因素.
随着城市大众人民, 可支配收入减少, 买房能力普遍消失, 对官方强烈不满. 乡区大众怨气, 官方还算可以平息, 但面对城市穷人, 官方至少得给他们一所房子. 为了选票, 官方大量制造五万, 八万, 十五万房子. 一些开发商, 也建些二十几万的单位. 这是政治因素主导而催生的房子, 当然, 谁拥有政治优势, 谁就得益. 所以, 房子分配方式不透明, 横空冒出二手, 三手市场, 增加手续费, 转手费.
这类房子, 有钱都买不到, 所以说, 有市无价.
政治人物就是有办法, 官方辅房, 结果还是, 富者越富, 贫者越贫. 这就是由政治因素主导的十万走势, 而且是扭曲的政治因素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